首页 / 情报 > 正文

《清水里的刀子》面对西宁观众,万玛才旦监制引强烈反响

由知名导演尔冬升、张猛、万玛才旦监制、青年导演王学博执导的口碑佳作《清水里的刀子》将于4月4日全国公映。影片改编自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同名小说,在2016年荣获釜山电影节最高奖新浪潮奖,在全球二十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又陆续获得多项大奖,这部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的处女长作在上映前已受到广泛关注。 

在全国路演活动第二站兰州的映后现场,《清水里的刀子》不仅受到多名学者和媒体人的好评,也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有人评论电影提供了独特角度,促使每个人不分民族的去面对人生的问题,也有观众认为本片并不沉闷,每一分钟都是精心安排,还有观众被影片结尾感动,被主人公的表演深深打动。随着影片的持续路演放映,这部获奖佳作的口碑也节节升高。3月27日,电影主创顺利抵达路演活动第三站:西宁。映后,导演王学博与作家马有福、青海日报文艺副刊主任、评论家马钧展开对谈和现场观众互动交流。

 


电影历时6年打造 青海导演万玛才旦做监制保驾护航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讲述在十年九旱的宁夏西海固,一个偏远的农村里,一个穆斯林老头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儿子举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来搭救亡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人和儿子对牛精心照料,并且也流露出对牛的不舍和对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它的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开始不吃不喝,为了以一个清洁的内里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老人就陷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导演王学博介绍,在2007年看完短篇小说后,他深受震撼,就召集几位志愿者到宁夏西海固拍了同名短片,后来又心生要拍长片的想法。直到2010年,他又到电影拍摄地生活了10个月。从剧本筹备到2015年拍摄完成,《清水里的刀子》整整用了6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电影得到了同行的很多帮助,他现场特别感谢了影片监制尔冬升、张猛和万玛才旦,以及他参与制片的电影《锤子镰刀都休息》的导演耿军。 

西宁观众最为熟知的就是本地导演万玛才旦,很多观众也是慕名而来。王学博谈到,他曾在万玛才旦的作品《塔洛》中担任制片人,此次万玛才旦则为他的这部处女长作做起监制,他们的身份有了转换。在认识之前,还在上学的王学博就很喜欢万玛才旦的电影。2009年,两人相识后,一直保持通信,每年也都会见一次面。做制片人后,他们有了深度合作,接触也更加频繁,“我给他做制片人,他做导演,创作上他很成熟,运作上他也不会干涉我”,“我们话不多,但心里都明白”,王学博说道,两人在工作中渐渐加深了感情。到了《清水里的刀子》,万玛才旦在拍摄现场也给了他很多指导和建议,“每个镜头要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和位置,不然就不过,只要一直坚持早晚能拍出来”,这句话深深影响了他。拍戏时,他也经常一场戏拍了好多天,拍完不满意再拍,就是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

 

而与他合作过的导演耿军,在王学博看来,也有着一股执着的劲儿,特别是拍片的状态,同样感染着他。另外,他也特别感谢影片的监制之一张猛导演,“以前我们不认识的时候,他就很想拍这部小说,后来知道这个剧本是我的,他君子不夺人所爱,主动帮我监制了”。

文艺人士感慨深 齐赞: 看到这部电影就看到了春天

映后现场,作家马有福感受颇深,他评价《清水里的刀子》是在今年春天给大家带来的一道精神大餐,直言,“这部电影是写物质上的荒凉和人内心深处的纷纭,人的物质的平凡和精神上的高贵。是对人心的问询以及人应该怎么活着的一种思索。”他认为影片的改编达到小说的预期,甚至感觉到了阿巴斯电影的味道,有哲学思辨的高度。导演王学博则表示,自己只是凭着感觉在拍摄,开放式的结局也是希望能引发观众思考,他不认为自己有哲学高度, “哲学高度是属于观众的,不是属于我的”。

 

青海日报文艺副刊主任、评论家马钧和马有福老师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他感性说道,“看到这部电影就看到了春天”,同时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对他来说,虽然原著小说注重人物内心描写,但电影主创有很好的功力,改编很成功。

映后互动遇知音 导演感动:你把人物细腻复杂的内心传递出来了!

在与观众互动交流的环节中,一名女观众的发言深深感动了导演王学博。她细心分享了自己对影片内容的一些看法,“老人的两次洗礼我觉得是在洗去负罪感,对他妻子的和对那头牛的,这是两个让我觉得非常动人的情节”。她详细分析了两次洗礼场景的设计和背后的表达涵义,最后总结了这部电影给她的两个特别有感触的地方:一个是无常感,一个是救赎感。

 

这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非常透彻,让在场的导演王学博感到十分惊讶,激动到起身鞠躬致谢,“从没有人在看完这部电影后能有这么细腻的感受!“他回应,”牛能看到死亡,人看不到,我们不如牛,其实影片说的就是罪恶感“,导演不禁再次称赞起这位观众,能把影片里主人公细腻又复杂的内心传递出来。 

展开全文阅读